税收现代化既要借鉴各国经验又要坚持中国特色
2023-04-26
中国税务报
张志勇
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,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,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。这在推进税收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充分印证。
以企业所得税为例。受战争、凯恩斯主义盛行等因素影响,直至20世纪70年代,世界上多国所得税制采用高边际税率。进入80年代,随着西方主流国家对凯恩斯主义产生怀疑,所得税从高边际税率降到较低的边际税率。可以看出,在西方,一个时期的主流思潮会在短期内造成国家税收政策的大幅度调整,其税收制度存在不确定性。在中国,所得税制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。它始终致力于处理好稳定性和可调整性的关系。早期涉外税收制度强调助力形成较为稳定的投资环境,同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,不断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——从早期的区域性优惠,到后来区域性和产业性并重的优惠,再到突出产业性优惠,直至近几年推行一些区域性优惠。2000年前后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主导了一次关于有害税收竞争的讨论。当时一个工作组对中国的税收政策进行调研,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税收政策都是为了促进本地产业的发展,不属于有害税收竞争范畴。对比当时其他一些国家用大量税收政策侵蚀别国税基的做法,可以看出,中国税收制度基于自己国情,体现中国特色,非常有代表性,且有借鉴意义。
再以征管数字化转型为例。20世纪90年代,中国基于自己的国情采取以票管税方式,加强增值税管理。对比欧洲一些国家,它们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施行增值税,但在管理上并没有选择进销项发票对比这一办法。中国在以票管税到以数治税的过程中,不断遇到各种困难,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,从最初的半手工作业,逐渐发展为推进金税一期、二期、三期工程,目前能够充分运用基于增值税发票数据的税收大数据,揭示经济发展趋势、规律和风险所在。2016年,第十届税收征管论坛在北京召开,几位欧洲国家税务局局长曾这样评价,在增值税管理方面,他们想做的、不敢做的、不能做的事情,中国税务机关做到了,中国税务机关所掌握的数据是他们没有的。
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、又借鉴各国经验,既传承历史文化、又融合现代文明,既造福中国人民、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。这也是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。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各国税收改革、税收征管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也要着眼中国特色,在税收促进高质量发展、推动国际税收规则重构、提升中国在国际税收领域话语权等方面贡献中国方案、中国智慧。
(作者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)